会员登录
请登录您的生意号,获取电子名片。便于转发分享!
取消
行业动态
一张表格告诉你:DMP-30环氧固化剂使用方法,使用比例和应用领域
DMP-30环氧固化剂使用方法,使用比例和应用领域,   以下是 DMP-30 环氧固化剂的使用方法、使用比例及应用领域的系统性整理,结合行业标准与实际应用案例,以表格形式呈现: 一、使用方法(以 “环氧固化” 场景为例) 步骤 操作要点 技术参数与注意事项 基材处理 清理金属、混凝土等基材表面的油污、锈迹、灰尘,必要时打磨至粗糙(提升附着力) 金属基材建议喷砂处理至 Sa2.5 级,混凝土基面含水率需<8% 物料准备 将 DMP-30、环氧树脂及辅料(如稀释剂、填料)置于 20-25℃室温环境,确认无分层沉淀 若 DMP-30 出现结晶,可轻微加热至 40℃搅拌溶解(不可高温煮沸) 混合阶段 按配比称量 DMP-30 与环氧树脂,将固化剂缓慢加入树脂中,匀速搅拌 3-5 分钟至均匀 推荐使用电动搅拌器(转速 500-800rpm),避免反向添加导致局部过热 涂覆 / 成型 用毛刷、辊筒或喷涂设备均匀涂覆,涂层厚度控制在 50-200μm(涂料场景) 若用于胶粘剂,需施加 0.1-0.5MPa 压力确保贴合,排除空气 固化条件 室温固化:20-25℃下固化 24-48 小时(表面固化),7 天完全固化; 加速固化:40-60℃下固化 4-8 小时 低温环境(<10℃)需添加 5%-10% 助促进剂(如苄基二甲胺),高温环境需控制固化温度≤100℃ 后处理 固化后用砂纸打磨修整毛边,若需提升性能可进行二次涂覆(需先轻微打磨表面) 二次涂覆间隔时间≥24 小时,避免破坏已固化层 使用比例(以 E-51 环氧树脂为例) 应用场景 固化剂类型 DMP-30 添加比例(占环氧树脂质量比) 典型配方示例 单独固化 无(纯 DMP-30) 10%-12% E-51:DMP-30=100:10(常温固化 24 小时,用于紧急修补) 促进聚酰胺类固化 聚酰胺 650/651 主固化剂用量的 0.1%-3% E-51: 聚酰胺 650:DMP-30=100:30:0.3(常温固化时间缩短至 8 小时,用于胶粘剂) 促进酸酐类固化 甲基六氢苯酐(MeHHPA) 3%-5% E-51:MeHHPA:DMP-30=100:80:3(80℃固化 2 小时,用于复合材料) 低温快速固化 改性脂肪胺(如 D.E.H.2450) 主固化剂用量的 2%-5% E-51:D.E.H.2450:DMP-30=100:25:1(-5℃可固化,用于冬季户外钢结构防腐) 潮湿基面施工 湿固化型胺(如 810) 主固化剂用量的 1%-2% E-51:810:DMP-30=100:30:0.5(湿度 80% 环境下固化,用于混凝土修补) 电子灌封材料 脂环胺(如 3357) 2%-4% E-51:3357:DMP-30=100:25:2(60℃固化 4 小时,绝缘电阻≥10^15Ω・cm,用于芯片封装) 聚氨酯催化剂 异氰酸酯体系 0.5%-1%(占聚氨酯总量) 聚醚多元醇:异氰酸酯:DMP-30=100:80:0.8(催化异氰酸酯三聚反应,用于 PIR 保温材料) 应用领域与核心优势   应用领域 具体场景 核心优势 典型性能指标 防腐涂料 海洋平台、石油储罐、化工设备用涂料 耐盐雾>1000h,耐酸碱(5% HCl/NaOH 浸泡 30 天无变化) 涂层附着力 1 级,柔韧性≤2mm 胶粘剂 金属、陶瓷、混凝土粘接,风力发电机叶片修补腻子 剪切强度≥15MPa,耐湿热老化(85℃/85% RH 环境下性能保持率>90%) 固化后硬度邵氏 D80,适用期≥2 小时 电子灌封 芯片封装、电路板保护、传感器灌封 绝缘电阻≥10^15Ω・cm,耐高低温冲击(-50℃~150℃循环 50 次无开裂) 体积电阻率≥10^16Ω・m,介电常数 3.2(1MHz) 复合材料 玻璃钢、碳纤维制品(航空航天部件、轨道交通结构件) 拉伸强度≥300MPa,弯曲强度≥400MPa,抗冲击强度≥50kJ/m² 层间剪切强度≥40MPa,热变形温度>120℃ 地坪材料 工业车间、仓库自流平地坪 耐磨耗≤0.02g,抗压强度≥80MPa,耐叉车碾压 硬度 3H,表面平整度误差≤2mm/3m 建筑修补 混凝土裂缝修补、桥梁加固 与基材粘接强度≥2.5MPa,收缩率≤0.1% 固化后弹性模量≥15GPa,抗冻融循环(-20℃~50℃)50 次无破坏 聚氨酯材料 PIR 保温板、弹性体、防水涂料 催化异氰酸酯三聚反应,提升耐热性(长期使用温度>120℃) 泡沫密度 30-50kg/m³,压缩强度≥0.2MPa,阻燃等级 UL94 V-0 四、关键注意事项 毒性与防护 DMP-30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,LD50(大鼠口服)为 1200mg/kg,施工时需佩戴丁腈手套、护目镜和防护口罩;若接触皮肤立即用肥皂水清洗,溅入眼睛需用清水冲洗并就医。 储存条件 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(温度 5-30℃),避免阳光直射和酸性物质接触,储存期通常 12 个月,开封后需尽快使用。 相容性测试 与稀释剂(如二甲苯)、填料(如滑石粉)混合前需小试验证相容性,避免分层或沉淀;与水性环氧树脂配合时需使用专用水性 DMP-30(如 D.E.H.806)。 固化监测 固化后用邵氏硬度计测试硬度(通常≥80D),或用划格法测试附着力(≥1 级为合格);若出现固化不完全(表面发粘),需延长固化时间或提高温度。 通过以上系统性分类与数据支撑,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(如耐盐雾>1000h、绝缘电阻≥10^15Ω・cm)快速匹配 DMP-30 的使用方法与比例,同时结合厂商技术手册优化配方细节,确保性能与施工经济性的平衡。
2025-09-09
2950环氧促进剂应用场景有哪些?
2950环氧促进剂应用场景有哪些? ZH2950 环氧促进剂(如亨斯迈 Accelerator 2950 或岳阳中展科技 ZH2950)是一种高效共反应型促进剂,核心作用是通过催化环氧基团与固化剂的交联反应,显著缩短固化时间并提升体系性能。其应用领域覆盖多个工业场景,具体如下: 一、环氧涂料与地坪体系 1. 无溶剂环氧涂料 应用场景:工业地坪、储罐内壁、管道防腐等对 VOC 排放要求严格的领域。 优势: 低温固化能力突出,在 5℃环境下仍能实现 24 小时内完全固化,适合冬季施工或冷库地坪。 与聚酰胺固化剂配合时,可在不显著缩短适用期的前提下,将固化速度提升 30%-50%。 典型案例:船舶压载舱无溶剂环氧涂层,添加 1%-3% 的 2950 可加速固化,同时保持涂层柔韧性和耐盐雾性。 2. 溶剂型环氧涂料 应用场景:船舶维护涂料(如 Araldite® GZ 7071 X 75 体系)、集装箱涂料、钢结构防腐漆。 优势: 适用期比传统叔胺类促进剂(如 DMP-30)延长约 2 倍,便于大面积施工。 高用量时(如 20 份)可在 5℃下快速固化,满足紧急修补需求。 3. 水性环氧涂料 应用场景:环保型工业涂料、建筑装饰涂料。 优势: 与水性胺类固化剂相容性优异,可避免破乳问题,提升漆膜初期耐水性和防腐性能。 推荐添加量为固化剂质量的 5%-10%,可使水性环氧在常温下的表干时间缩短至 2-4 小时。 二、复合材料与胶粘剂 1. 复合材料成型 应用场景:风电叶片、玻璃钢制品、磨具加工。 优势: 与聚酰胺或多胺固化剂配合,可降低树脂体系粘度,促进纤维浸润,同时提升固化物的弯曲强度和抗冲击性。 在低温环境下(如 5℃)仍能保持较高的固化效率,减少模具占用时间。 2. 结构胶粘剂 应用场景:金属 - 金属粘接、电子元件封装、汽车部件组装。 优势: 加速环氧 - 胺体系的固化反应,使剪切强度在 24 小时内达到最大值的 80% 以上。 可替代部分固化剂用量(如减少 10%-20%),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粘接性能。 三、聚氨酯体系 1. 聚氨酯胶粘剂与弹性体 应用场景:鞋材粘接、汽车内饰件、工业弹性体。 优势: 添加 1%-3% 即可显著缩短脱模时间(如从 8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),提升生产效率。 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键,增强弹性体的耐磨损性和抗撕裂性。 2. 聚氨酯泡沫与涂料 应用场景: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、聚氨酯防水涂料。 优势: 催化异氰酸酯三聚反应,形成稳定的异氰脲酸酯环结构,提高泡沫的耐高温性(可达 150℃以上)。 与 PC-41 等发泡催化剂复配时,可调节泡沫密度和闭孔率。 四、特殊工业领域 1. 电子封装材料 应用场景:半导体封装、电路板灌封。 优势: 低气味、低毒性,符合电子行业环保要求。 促进环氧 - 酸酐体系的固化,降低介电损耗(<0.005),满足高频电子元件需求。 2. 混凝土修补材料 应用场景:桥梁裂缝修补、机场跑道抢修。 优势: 在潮湿基面仍能快速固化,与混凝土基材形成强粘接(拉伸强度 > 3MPa)。 可配制双组分环氧砂浆,抗压强度可达 60MPa 以上。 五、性能对比与选型建议 性能指标 2950 环氧促进剂 传统 DMP-30 促进剂 低温固化能力 5℃下 24 小时完全固化 10℃以下固化显著变慢 适用期(溶剂型) 比 DMP-30 延长 2 倍 较短,约 2-3 小时 固化物柔韧性 不易变脆,耐黄变性优异 高用量时易导致脆性增加 气味与毒性 低气味,低 VOC 排放 刺激性气味较强 水性体系相容性 优异,不易破乳 需预乳化处理,否则易分层   选型建议: 低温环境:优先选择 2950,其在 5℃下的固化效率是 DMP-30 的 3 倍以上。 水性体系:2950 为首选,避免传统促进剂导致的破乳问题。 高端涂料:若需长期耐候性和美观性,2950 的耐黄变性能更具优势。 六、使用注意事项 配比控制: 环氧体系:按 “环氧当量 / 活泼氢当量” 计算理论用量,通常为树脂质量的 1%-5%。 聚氨酯体系:建议添加量为异氰酸酯质量的 0.5%-2%,过量可能导致泡沫收缩。 混合工艺: 需先将 2950 与固化剂充分混合,再加入树脂中,高速搅拌 2-3 分钟(300-500r/min)以确保均匀分散。 储存条件: 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与水接触,保质期通常为 12 个月。 岳阳中展科技生产的 ZH2950 环氧促进剂,作为 DMP-30 的升级版,已通过 SGS 环保认证,广泛应用于船舶、风电、电子等领域,欢迎来电咨询(13975090964)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。  
2025-08-25
利好消息:未来五年环氧树脂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趋势,固化剂也会随之增加
未来五年,环氧树脂在涂料领域的应用将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增长,而固化剂作为核心配套材料,其用量需求将同步提升。以下从应用趋势、驱动因素及用量预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 一、环氧树脂涂料应用趋势:环保升级与场景拓展并行 环保政策驱动水性化与高固体分转型 全球范围内对 VOC 排放的严格限制(如欧盟 REACH 法规、中国《涂料、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)正推动环氧树脂涂料向水性化和高固体分方向转型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凭借低 VOC 特性,在建筑地坪、工业防腐等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,预计 2031 年全球水性固化剂市场规模将达 13.6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 5.8%。同时,高固体分涂料因施工效率高、性能优异,在风电设备、桥梁等大型基建项目中需求显著增长。 新兴领域需求爆发 风电设备:双碳政策推动下,中国风电装机容量预计 2025 年达 650GW,叶片用环氧树脂涂料需求将突破 120 万吨,带动酸酐类固化剂用量激增。 新能源汽车:电池包防护、充电桩绝缘等场景对高耐候性环氧涂料需求旺盛,预计 2025 年相关市场规模突破 50 亿元,胺类固化剂用量年增 25%。 岳阳中展科技专业生产胺类固化剂,环氧促进剂DMP-30/K54,欢迎来电来函咨询,13975090964 电子封装:5G 基站和半导体产业升级推动电子级环氧涂料需求,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80-100 亿元,潜伏型固化剂占比提升至 15%。 高性能化与功能化技术迭代 低温固化(岳阳中展科技生产的固化剂在 - 5℃仍可固化)、耐极端环境(如耐 180℃高温的酸酐体系)等技术突破,将推动环氧树脂涂料在航空航天、氢能储运等高端领域的应用。同时,纳米改性技术(如石墨烯增强涂层)可提升涂料耐磨性 30% 以上,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。   二、固化剂用量需求增长逻辑:市场扩容与结构升级共振   市场规模扩容拉动基础需求 全球环氧涂料市场预计从 2024 年的 395.49 亿美元增至 2030 年的 770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 4.99%。假设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用量比约为 1:10(胺类为主),则 2030 年固化剂需求将达 77 万吨。中国作为核心增长极,2024 年环氧涂料市场规模 1249.78 亿元,预计 2030 年突破 2000 亿元,对应固化剂需求约 20 万吨。 应用结构升级推动高端固化剂需求 胺类固化剂:仍占主导地位(70% 以上),但高性能改性胺(如低粘度、低毒性产品)占比将从 2024 年的 45% 提升至 2030 年的 60%,主要受益于汽车底漆和风电叶片市场。如岳阳中展科技耐高温固化剂ZH150,z最高可耐150摄氏度,性能优越,已经应用于知名汽车生产企业。 酸酐类固化剂:在风电叶片和电子封装领域需求激增,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15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 12%。 生物基固化剂:受可持续发展政策推动,腰果酚基等生物基产品渗透率将从 2024 年的 5% 提升至 2030 年的 15%,主要应用于绿色建筑涂料。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结构性机会 亚太地区(尤其是中国)贡献全球 60% 以上的增量需求,而欧美市场更注重高端化与环保合规。例如,中国风电叶片用酸酐固化剂需求年增 18%,而欧洲汽车涂料市场更倾向于水性胺类固化剂。印度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因工业化加速,环氧涂料需求年均增长 10% 以上,带动胺类固化剂本地化产能扩张。 三、用量需求量化预测与风险提示 用量预测模型 基准情景:假设环氧树脂涂料年增 5%,固化剂与树脂用量比 1:10,则 2025-2030 年全球固化剂需求从 55 万吨增至 70 万吨,CAGR 约 4.8%。 乐观情景:若风电、新能源汽车需求超预期,叠加水性固化剂渗透率提升,CAGR 可达 5.5%,2030 年需求达 75 万吨。 悲观情景:若原材料价格波动或经济衰退抑制投资,CAGR 可能降至 3.5%,2030 年需求约 65 万吨。 关键变量与风险 原材料成本:双酚 A 供应过剩或导致环氧树脂价格低位运行,刺激涂料需求但压缩利润空间;环氧氯丙烷受甘油价格波动影响,可能推高高端固化剂成本。 技术替代:聚氨酯、丙烯酸树脂在部分领域(如汽车面漆)的替代风险需警惕,尤其在价格敏感市场。 产能过剩:中国胺类固化剂产能扩张(如安徽恒泰新增 5000 吨 / 年产能)可能导致价格竞争加剧。 四、结论 未来五年,环氧树脂涂料在环保政策、新兴产业及技术升级的驱动下,将保持稳健增长,固化剂需求同步提升。胺类固化剂仍居主导,但酸酐类和生物基产品在特定领域的结构性机会显著。企业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、区域市场分化及技术替代风险,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(如低温固化、高固体分体系)和产能优化(如东南亚本地化生产)抢占先机。预计到 2030 年,全球环氧涂料用固化剂需求将达 65-75 万吨,中国占比超 40%,成为全球最大市场。   岳阳中展科技专业生产胺类固化剂,环氧促进剂DMP-30/K54,欢迎来电来函咨询,13975090964  
2025-08-25
水性环氧漆中环氧树脂与固化剂选择及配比表
水性环氧漆中环氧树脂与固化剂选择及配比表 体系类型 推荐环氧树脂型号 / 类型 环氧树脂特性及适用场景 推荐固化剂型号 / 类型 固化剂特性 典型质量配比(环氧树脂:固化剂) 关键影响因素 水分散型环氧体系 低分子量双酚 A 水性环氧(如 E-51/E-44 水分散体) 环氧当量 180-240,分散性好、交联密度高,耐盐雾、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;适用于工业地坪、设备防腐、钢结构涂装等重防腐场景 水性聚酰胺固化剂(如 650/651 型改性)、水性脂肪胺固化剂(如 T31 改性水性型) 650/651 改性:常温固化,柔韧性好,附着力强;T31 改性:固化速度快,常温 / 低温可固化,硬度高 100 : 30-40(E-51+650 改性) 100 : 25-35(E-44+T31 改性) 1. 固化剂活泼氢当量:需与环氧当量匹配,确保交联完全; 2. 性能需求:追求柔韧性则选聚酰胺类,追求快干 / 高硬度则选脂肪胺类 乳液型环氧体系 高分子量双酚 A 水性环氧(如 E-20/E-12 环氧乳液) 环氧当量 450-1000,成膜性好、柔韧性优异,对基材变形适应性强;适用于木器涂装、室内墙面防腐、轻防腐金属件等场景 水性改性聚醚胺固化剂、水性低分子聚酰胺固化剂(如 650L 水性型) 聚醚胺改性:耐候性好,低温固化性佳,漆膜耐黄变;650L 水性型:相容性好,漆膜光泽度高 100 : 20-30(E-20 + 聚醚胺改性) 100 : 35-45(E-12+650L 水性型) 1. 乳液稳定性:固化剂需与环氧乳液良好相容,避免破乳; 2. 施工温度:低温(<10℃)建议选聚醚胺类固化剂,避免固化缓慢 备注说明: 配比核心依据:所有比例均基于环氧树脂的「环氧当量」(每克树脂含环氧基的毫摩尔数)与固化剂的「活泼氢当量」(每克固化剂含活泼氢的毫摩尔数)计算,实际应用中可参考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参数(通常供应商会直接标注推荐配比)。 调整原则: 若需加快固化速度(如低温环境),可适当提高固化剂用量(不超过推荐上限 5%),或添加 0.5%-2% 的水性环氧促进剂(如 DMP-30 水性型); 若需提升漆膜柔韧性,可降低固化剂用量(不低于推荐下限 5%),或选择聚醚胺 / 聚酰胺类固化剂; 施工注意:混合后需在「适用期」(通常 2-4 小时,视温度而定)内用完,避免胶化失效;配比偏差过大可能导致漆膜发脆、附着力差或固化不完全。 650,T31固化剂,就找中展科技,专业研究固化剂30年,13975090964
2025-08-25
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水性环氧漆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具体比例?
在实际操作中,水性环氧漆中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具体比例需结合理论计算、产品特性及实际工况综合确定,核心是确保两者反应完全并匹配性能需求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方法: 一、核心理论依据:环氧当量与活泼氢当量匹配 获取关键参数 向供应商索取环氧树脂的「环氧当量(EEW)」:每克树脂中含有的环氧基毫摩尔数(单位:mmol/g),如 E-51 水性环氧的 EEW 约为 0.5-0.55 mmol/g。 获取固化剂的「活泼氢当量(AHEW)」:每克固化剂中含有的活泼氢毫摩尔数(单位:mmol/g),如水性聚酰胺 650 的 AHEW 约为 0.3-0.35 mmol/g。 理论配比计算 按 “环氧基总量 = 活泼氢总量” 原则,计算公式为: 固化剂质量 = 环氧树脂质量 ×(环氧树脂 EEW ÷ 固化剂 AHEW) 例:100g E-51 水性环氧(EEW=0.5 mmol/g)搭配 AHEW=0.33 mmol/g 的水性聚酰胺,理论需固化剂质量 = 100×(0.5÷0.33)≈151.5g(但实际因水性体系溶剂影响,会低于此值)。 二、实际操作步骤:从参考到验证 步骤 1:以供应商推荐比例为基础 几乎所有水性环氧和固化剂供应商都会提供明确的推荐配比(如 “环氧树脂:固化剂 = 100:30”),这是基于产品特性的最优初始值(已考虑水性体系中的溶剂、助剂对反应的影响)。 例:某品牌 E-44 水性分散体推荐与水性 T31 固化剂按 100:25-30 配比,直接以此为起点测试。 步骤 2:通过小样测试验证配比合理性 按不同比例(在推荐范围 ±5% 内调整)制备小样,测试核心性能: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合格标准(示例) 固化完全性 25℃固化 7 天后,用丙酮擦拭漆膜表面 30 秒 无发黏、无溶解痕迹 力学性能 测漆膜硬度(铅笔硬度计)、附着力(划格法) 硬度≥2H,附着力≤1 级 适用期 混合后观察体系状态,记录从混合到开始增稠 / 分层的时间 适用期≥2 小时(满足施工需求) 耐水性 漆膜浸泡蒸馏水 24 小时 无起泡、无脱落、无明显变色 若某配比下固化不完全(发黏),说明固化剂不足,需提高比例; 若漆膜过脆(弯曲测试开裂),说明固化剂过多,需降低比例。 步骤 3:根据工况调整配比 施工温度: 低温环境(<15℃):固化反应变慢,可适当提高固化剂用量(如推荐比例上限 + 5%),或添加 0.5%-2% 水性促进剂(如 DMP-30 水性型); 高温环境(>30℃):反应加快,需降低固化剂用量(如推荐比例下限 - 5%),避免漆膜发脆。 基材特性: 多孔基材(如混凝土、木材):固化剂可能被基材吸收,需提高用量(+5%); 光滑金属基材:可按推荐比例,避免过量导致附着力下降。 性能需求: 追求高耐腐蚀性(如工业防腐):固化剂稍过量(推荐比例 + 3%),确保交联充分; 追求柔韧性(如木器涂装):固化剂稍不足(推荐比例 - 3%),保留少量未反应环氧基提升弹性。 三、注意事项 混合均匀性:水性体系易因配比偏差导致破乳,需先将环氧树脂搅拌均匀,再缓慢加入固化剂,高速搅拌 2-3 分钟(转速 300-500r/min)。 批次一致性:不同批次产品的环氧当量 / 活泼氢当量可能有微小差异,每批新料需重新测试小样。 记录与迭代:记录每次配比及对应性能,形成适合自身工况的 “最优配比数据库”(如某车间在 20℃下,E-51 水性环氧 + 650 水性聚酰胺以 100:32 配比效果最佳)。 通过 “理论计算→供应商参考→小样测试→工况调整” 四步,可精准确定实际操作中的配比,确保漆膜性能与施工效率平衡。
2025-08-25
不同类型的环氧固化剂的固化条件都有哪些?
以下是不同类型环氧固化剂的固化条件及特点总结表格,涵盖常见类型及典型代表:   固化剂类型 典型代表 固化温度范围 固化时间(对应温度) 常用促进剂 适用体系 核心特点 脂肪胺类 乙二胺、二乙烯三胺 室温(20-30℃) 2-4 小时凝胶,24 小时完全固化 无需(或少量叔胺) 通用环氧、常温固化体系 反应活性高,室温即可固化,放热明显;固化速度快,但耐温性较低(≤80℃),易吸潮。   三乙烯四胺 室温(20-30℃) 1-3 小时凝胶,12-24 小时完全固化 同上 小型制品、胶粘剂 比乙二胺活性更高,固化物硬度较高,脆性略大。 芳香胺类 间苯二胺(MPDA) 80-150℃ 2-4 小时(120℃)完全固化 无 耐高温环氧体系(如复合材料) 固化物耐热性好(Tg≥150℃),但室温活性低,需加热固化,毒性较高。   4,4'- 二氨基二苯甲烷 100-180℃ 3-6 小时(150℃)完全固化 无 高性能环氧涂料、结构胶 耐温性优异(Tg≥200℃),固化物刚性强,需高温长时间固化。 脂环胺类 异佛尔酮二胺(IPDA) 室温 - 80℃ 室温:24-48 小时完全固化;60℃:4-6 小时 少量叔胺 户外耐候体系、涂料 反应温和,放热低,固化物耐候性、耐水性好,耐温性中等(≤120℃)。   甲基环己二胺(MCHDA) 室温 - 60℃ 室温:12-24 小时;50℃:3-4 小时 同上 胶粘剂、复合材料 低挥发、低毒性,固化速度适中,韧性较好。 聚酰胺类 650 聚酰胺、651 聚酰胺 室温 - 60℃ 室温:3-7 天完全固化;60℃:2-4 小时 无 涂料、密封胶、柔性胶粘剂 反应活性低,放热小,固化物柔韧性好,耐冲击;但耐温性低(≤60℃),固化速度慢。 酸酐类 邻苯二甲酸酐(PA) 100-150℃ 120℃:4-6 小时;150℃:2-3 小时 叔胺(如 DMP-30) 大型铸件、电器绝缘件 放热小,固化物收缩率低,耐温性较好(Tg 100-150℃),需高温固化,适用厚制品。   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80-130℃ 100℃:5-8 小时;120℃:3-5 小时 同上 电子灌封、复合材料 粘度低,流动性好,固化物韧性优于 PA,耐温性中等。 咪唑类 2 - 甲基咪唑、2 - 乙基 - 4 - 甲基咪唑 室温 - 120℃ 室温:7-14 天;80℃:1-2 小时 无(自身可作促进剂) 电子封装、胶黏剂 活性高,少量即可固化,固化物耐热性好(Tg 100-180℃),适用范围广。 硫醇类 三巯基丙烷、聚硫醇 室温 5-30 分钟凝胶,1-2 小时完全固化 叔胺(如三乙胺) 紧急修补、快速固化胶 室温超快速固化,放热集中,固化物柔韧性好,但耐温性低(≤60℃),有硫臭味。 酚类 苯酚甲醛树脂(Novolac) 120-180℃ 150℃:3-5 小时;180℃:1-2 小时 无 耐高温结构材料、阻燃体系 固化物耐温性优异(Tg≥200℃),阻燃性好,需高温高压固化,适用于高性能场景。
2025-08-15
环氧聚酰胺固化剂的类型特点和应用
环氧聚酰胺固化剂是环氧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之一,由二聚酸(或三聚酸)与多胺(如乙二胺、二乙烯三胺等)缩合反应生成,其分子结构含长链脂肪族基团和胺基,兼具 “反应活性” 与 “性能调节性”,在涂料、胶粘剂、防腐等领域应用广泛。以下从类型、特点及应用三方面详细说明: 一、环氧聚酰胺固化剂的主要类型 按胺值(衡量固化活性的核心指标,单位:mgKOH/g)、原料或功能改性,可分为以下几类: 1. 常规聚酰胺(胺值 200-300 mgKOH/g) 原料:以二聚酸(主要来自植物油酸,如大豆油、棉籽油)与二乙烯三胺、三乙烯四胺等反应生成,分子链较长(C36 左右)。 典型型号:650(胺值 200-240)、651(胺值 240-280),是最通用的型号。 2. 高胺值聚酰胺(胺值 300-400 mgKOH/g) 特点:通过调整多胺比例(增加多胺用量)提高胺值,固化活性更高,适用于需要快速固化的场景。 典型型号:300# 聚酰胺(胺值 300-350)、400# 聚酰胺(胺值 350-400)。 3. 改性聚酰胺 为提升特定性能(如耐候性、低温固化性、耐化学性),通过与其他化合物(如酚醛、环氧、硫醇等)复配或接枝改性: 酚醛改性聚酰胺:增强耐酸性和高温稳定性(长期耐 120℃以上); 环氧改性聚酰胺:提高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,减少涂层针孔; 硫醇改性聚酰胺:实现低温快速固化(可在 0℃以下固化)。 二、环氧聚酰胺固化剂的核心特点 1. 与环氧树脂相容性极佳 分子中的长链脂肪族基团(非极性)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(极性)可形成平衡的极性 - 非极性结构,混合后不易分层、沉淀,适合制备高固体分涂料或无溶剂体系(如厚浆型防腐漆)。 2. 固化后涂层柔韧性突出 长链脂肪族结构赋予固化物优异的 “弹性”,断裂伸长率可达 100%-300%(远高于脂肪胺固化物的 20%-50%),能抵抗底材(如钢材、混凝土)因温度变化、振动或沉降产生的应力,减少开裂(尤其适合户外管道、桥梁等动态场景)。 3. 耐水性与耐介质性优异 固化物分子极性较低,对水、盐水、植物油等介质的渗透性弱,耐水性(浸泡 7 天无起皱、脱落)优于脂肪胺固化体系,适合潮湿或水下环境(如污水池、地下管道)。 4. 施工宽容度高 固化反应温和,适用期长(25℃下混合后可使用 4-8 小时,远长于脂肪胺的 1-2 小时),适合手工涂刷、滚涂等慢施工方式; 配比偏差容忍度高(如设计配比 100:30,实际 100:25 或 100:35 仍可正常固化,性能波动小),降低施工操作难度。 5. 毒性低、安全性好 相比脂肪胺(如乙二胺,强刺激性)、芳香胺(如 MDA,潜在毒性),聚酰胺挥发性低、皮肤刺激性小,适合密闭空间(如储罐内壁)或手工操作场景。 6. 局限性 固化速度较慢(25℃下表干需 4-6 小时,实干需 24-48 小时,低温(<10℃)固化更慢,甚至需加热辅助); 耐高温性有限(长期耐温≤80℃,高于此易软化)。 三、主要应用领域 1. 重防腐涂料(核心应用) 埋地钢质管道、市政污水管道:利用柔韧性和耐水性,抵抗土壤沉降和污水侵蚀(如环氧煤沥青防腐漆常配 650 聚酰胺); 钢结构底漆 / 中层漆:作为 “过渡层”,连接底漆(如环氧富锌)和面漆(如聚氨酯),缓解底漆的刚性,避免面漆开裂。 2. 工业设备涂装 储罐、反应釜内壁(非高温场景):耐油品、弱酸碱腐蚀,且施工安全(毒性低); 船舶水线以下部位:耐海水浸泡,柔韧性应对船体振动。 3. 胶粘剂与密封剂 金属 - 非金属(如玻璃、塑料)粘接:相容性好,粘接强度适中(剪切强度 10-20MPa),且有一定弹性,适合振动部件(如汽车管路连接); 混凝土裂缝密封:与混凝土表面附着力强(≥3MPa),耐水且不易因混凝土收缩而脱落。 4. 其他特殊场景 户外钢结构(如广告牌、路灯杆):耐候性优于脂肪胺体系(不易粉化),配合耐候面漆(如丙烯酸)可延长使用寿命; 低温(5-15℃)施工场景:选用高胺值或改性聚酰胺(如硫醇改性),减少加热成本。 总结 环氧聚酰胺固化剂以 “相容性好、柔韧性高、施工友好” 为核心优势,尤其适合对涂层抗裂性、耐水性要求高,且施工条件复杂(如手工操作、低温)的场景。常规型号(650/651)是防腐涂料的 “标配”,改性型号则可拓展至低温、耐温等特殊需求,是环氧树脂应用中性价比极高的固化剂类型。
2025-07-30
环氧煤沥青防腐漆 中环氧固化剂用哪种比较好?配比用量是多少?
环氧煤沥青防腐漆主要用于地下管道、污水池、油罐等重防腐场景,需兼顾耐水性、耐土壤腐蚀、抗微生物侵蚀及涂层柔韧性(应对底材沉降或振动)。其环氧固化剂的选择需匹配煤沥青的相容性、固化后性能及施工条件,以下为具体推荐及配比参考: 一、推荐固化剂类型及适用场景 1. 高胺值聚酰胺固化剂(如 650、651、300# 型) 核心优势: 与煤沥青相容性极佳(煤沥青为非极性成分,聚酰胺的长链结构可增强相容性,避免分层或沉淀); 固化后涂层柔韧性优异(断裂伸长率高),能抵抗地下管道因沉降、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,减少开裂; 耐水性突出(聚酰胺固化物分子极性较低,对水的渗透性弱),适合长期浸泡或潮湿环境(如污水管道、地下管线); 施工宽容度高(配比轻微偏差对固化影响小),适合手工涂刷或无气喷涂。 适用场景:市政地下管道(供水、排水)、埋地钢质管道、污水处理池等以 “耐水 + 抗裂” 为核心需求的场景。 2. 改性胺固化剂(如 T31、593、酚醛胺) 核心优势: 固化速度快(25℃下表干 1-3 小时,实干 24 小时内),适合赶工期或多层涂装(如 “底漆 + 面漆” 快速叠加); 低温固化性好(可在 5℃以上固化,甚至部分型号能在 0℃施工),适合冬季或寒冷地区; 耐化学性更强(耐酸碱、耐土壤中的腐蚀性介质),适合工业污水管道、化工储罐外壁等场景。 注意点:与煤沥青的相容性略逊于聚酰胺,需提前小试(混合后观察是否分层、凝胶),建议选择厂家配套的 “煤沥青专用改性胺”。 3. 其他特殊选择 对于超高防腐要求(如海洋码头埋地管道、高盐土壤环境),可选用聚酰胺 - 胺复配固化剂:结合聚酰胺的柔韧性和胺类的快干性,同时提升耐盐雾性能(可达到 1000 小时以上无锈)。 二、典型配比(重量比,以甲组分 “环氧树脂 + 煤沥青” 为基准) 环氧煤沥青防腐漆通常为双组分:甲组分(环氧树脂、煤沥青、颜料、溶剂等)、乙组分(固化剂),配比需根据乙组分的胺值计算,不同厂家因甲组分中环氧树脂含量差异,配比略有不同,通用范围如下:   固化剂类型 甲组分:乙组分(重量比) 备注 聚酰胺 650/651 100 : 30-50 煤沥青含量高时(如甲组分中占比 30% 以上),固化剂可增至 40-50;低温(<15℃)时适当提高 5-10% 改性胺 T31 100 : 20-30 适合常温(20-30℃),低温(5-10℃)可增至 30-35,避免固化不完全 酚醛胺固化剂 100 : 15-25 耐化学性突出,适合强腐蚀环境,配比需严格控制(过量易导致涂层脆化) 三、关键注意事项 优先选厂家配套固化剂:环氧煤沥青中煤沥青的牌号(如中温、高温煤沥青)、环氧树脂型号(如 E-44、E-51)会影响固化剂兼容性,厂家通常会针对自家甲组分定制固化剂(如 “环氧煤沥青专用聚酰胺”),需严格按说明书配比,避免因相容性差导致涂层起泡、脱落。 施工环境的影响: 潮湿环境(相对湿度 > 85%):需选择低水敏感性固化剂(如改性聚酰胺),避免固化时吸潮导致涂层发白、针孔; 高温(>35℃):减少固化剂用量(如聚酰胺可降至 30-40),并缩短适用期(混合后需在 2 小时内用完,防止提前凝胶)。 固化后性能验证:混合后需确保涂层实干(24-48 小时)后无发黏、无裂纹,附着力(拉开法)需≥5MPa,耐水性(浸泡 7 天)无起皱、无剥落。 安全与环保:聚酰胺毒性较低,适合密闭空间施工;改性胺(如 T31)含少量挥发性成分,需加强通风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。 总结 常规场景首选高胺值聚酰胺 650/651(甲:乙 = 100:30-50),兼顾相容性、柔韧性和耐水性;低温 / 快速施工选改性胺 T31(100:20-30),具体以厂家技术参数为准,核心是确保与煤沥青、环氧树脂体系匹配,最大化重防腐效果。
2025-07-30
环氧富锌底漆 中环氧固化剂选哪种比较好?配比是多少?
在环氧富锌底漆中,环氧固化剂的选择需结合涂层性能需求(如干燥速度、柔韧性、耐腐蚀性)、施工环境(温度、湿度)及底材特性,常见类型及配比参考如下: 一、推荐固化剂类型及适用场景 1. 聚酰胺固化剂(如 650、651 型) 优势: 与锌粉兼容性好,不易出现沉淀或分层; 涂层柔韧性优异,可减少因底材热胀冷缩导致的开裂; 附着力强,尤其对钢铁底材的润湿性好; 施工宽容度高(配比轻微偏差影响小),适合现场手工涂装。 适用场景:户外钢结构(桥梁、储罐)、船舶甲板等需长期耐候、抗冲击的场景,以及对柔韧性要求高的部位。 2. 改性胺固化剂(如 T31、593 型) 优势: 固化速度快(25℃下表干约 2-4 小时,实干 24 小时内),适合快速施工; 低温固化性能好(可在 5℃以上固化),适合冬季或低温环境; 涂层硬度高,耐化学性(如耐盐水、弱酸)优于聚酰胺。 适用场景:室内钢结构、管道内壁、集装箱等对干燥速度要求高,或需短期投入使用的场景。 3. 其他特殊固化剂 芳香胺固化剂:耐高温性优异(可耐 150℃以上),但毒性较大、施工安全性差,仅用于特殊高温防腐场景(如烟囱、高温管道)。 聚酰胺 - 胺固化剂:综合聚酰胺的柔韧性和胺类的快干性,适合对性能均衡性要求高的重防腐领域(如海洋工程)。 二、典型配比(重量比,以环氧树脂为基准) 固化剂配比需根据其活泼氢当量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计算,不同厂家产品因纯度、分子量差异略有不同,以下为通用范围:   固化剂类型 环氧树脂:固化剂(重量比) 备注 聚酰胺 650/651 100 : 40-50 温度低时可适当提高至 50 改性胺 T31 100 : 20-30 低温(5-15℃)可增至 30 改性胺 593 100 : 15-25 适合常温(20-30℃)施工 三、关键注意事项 按厂家说明调整:不同品牌的环氧富锌底漆可能搭配专用固化剂(如厂家定制的改性聚酰胺),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,避免因配比错误导致固化不完全(涂层发黏、硬度不足)或性能下降(耐腐蚀性变差)。 施工环境影响: 低温(<10℃):优先选改性胺固化剂,可适当提高固化剂比例(如增加 5-10%),并延长固化时间; 高温(>35℃):减少固化剂用量(避免涂层脆化),且需在适用期内(通常 2-4 小时)用完混合漆料。 锌粉兼容性:锌粉为活泼金属,需选择与锌粉反应温和的固化剂(如聚酰胺、改性胺),避免使用强碱性胺类(如未改性脂肪胺),以防锌粉被腐蚀导致涂层起泡、变色。 固化后性能检测:混合后需确保涂层实干后无发黏、无针孔,附着力(划格法)需达到 1 级以上,耐盐雾性能(根据防腐等级)需满足 200-1000 小时无锈点。 总结 常规场景首选聚酰胺 650/651(100:40-50),兼顾柔韧性与施工性;低温或快速施工选改性胺 T31(100:20-30),具体以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为准,确保与底漆体系匹配,最大化防腐效果。
2025-07-30
环氧树脂涂料有哪些种类?分别使用哪些促进剂和固化剂?
环氧树脂涂料分类及固化体系表格 分类方式 涂料种类 常用固化剂 常用促进剂 按涂料形态 溶剂型环氧树脂涂料 - 脂肪胺类:乙二胺、二乙烯三胺、三乙烯四胺 - 聚酰胺类:低分子聚酰胺 叔胺类:三乙胺、苄基二甲胺   无溶剂型环氧树脂涂料 - 改性胺类:曼尼希碱固化剂 - 酸酐类:甲基四氢苯酐、甲基六氢苯酐 - 叔胺类:三乙醇胺 - 季铵盐类:四甲基氯化铵  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水性胺类:水性聚酰胺固化剂、水性环氧固化剂乳液 亲水性叔胺化合物(如水溶性叔胺) 按用途 防腐涂料 - 脂环胺类:异佛尔酮二胺 - 酚醛胺类:酚醛胺固化剂 DMP-30(2,4,6 - 三(二甲氨基甲基)苯酚)   地坪涂料 - 脂肪胺类:乙二胺衍生物 - 聚酰胺类:低分子聚酰胺 - 改性胺类:耐候性改性胺 叔胺类(少量调节固化速度)   绝缘涂料 - 酸酐类:邻苯二甲酸酐、均苯四甲酸二酐 - 含磷 / 氮固化剂:阻燃型固化剂 咪唑类:2 - 甲基咪唑、2 - 乙基 - 4 - 甲基咪唑 表格说明 按形态分类:重点区分溶剂型、无溶剂型和水性涂料的固化体系差异,溶剂型依赖低分子胺或聚酰胺,无溶剂型侧重改性胺与酸酐,水性体系则需专用水性胺固化剂。 按用途分类:防腐涂料强调耐化学性(脂环胺 / 酚醛胺),地坪涂料注重力学性能(脂肪胺 / 聚酰胺),绝缘涂料依赖酸酐类的电绝缘性及咪唑类促进剂。 促进剂作用:叔胺类、咪唑类等促进剂主要通过催化交联反应加快固化速度,或改善低温固化性能,具体选择需匹配固化剂类型与应用场景(如高温、潮湿环境)。 【巴陵分子诗章】 岳阳中展科技于洞庭之畔耕织化学经纬, 以胺类为笔、国标欧标为尺, 在实验室的晨光里书写材料史诗。 聚酰胺携湘竹柔韧,酚醛胺藏荆江傲骨,改性胺如春水破冬, 于分子褶皱间筑就耐候的城墙。 每一份固化剂都是淬过火的工业俳句, 交联处凝结质量诺言,售后似渔歌绕梁,长伴晨昏。 若寻材料秘境的固化密钥, 13975090964正待以电波为笺, 共启科学与匠心的对谈。
2025-06-30
总共有 18 篇记录 这是第 1 页 12
首页

首页

关于我们

公司简介

产品中心

产品中心

头条动态

头条动态

社交名片

社交名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