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
请登录您的生意号,获取电子名片。便于转发分享!
取消
新闻动态

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水性环氧漆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具体比例?

发布时间:2025/08/25

在实际操作中,水性环氧漆中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具体比例需结合理论计算、产品特性及实际工况综合确定,核心是确保两者反应完全并匹配性能需求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方法:
一、核心理论依据:环氧当量与活泼氢当量匹配
获取关键参数
向供应商索取环氧树脂的「环氧当量(EEW)」:每克树脂中含有的环氧基毫摩尔数(单位:mmol/g),如 E-51 水性环氧的 EEW 约为 0.5-0.55 mmol/g。
获取固化剂的「活泼氢当量(AHEW)」:每克固化剂中含有的活泼氢毫摩尔数(单位:mmol/g),如水性聚酰胺 650 的 AHEW 约为 0.3-0.35 mmol/g。
理论配比计算
按 “环氧基总量 = 活泼氢总量” 原则,计算公式为:
固化剂质量 = 环氧树脂质量 ×(环氧树脂 EEW ÷ 固化剂 AHEW)
例:100g E-51 水性环氧(EEW=0.5 mmol/g)搭配 AHEW=0.33 mmol/g 的水性聚酰胺,理论需固化剂质量 = 100×(0.5÷0.33)≈151.5g(但实际因水性体系溶剂影响,会低于此值)。
二、实际操作步骤:从参考到验证
步骤 1:以供应商推荐比例为基础
几乎所有水性环氧和固化剂供应商都会提供明确的推荐配比(如 “环氧树脂:固化剂 = 100:30”),这是基于产品特性的最优初始值(已考虑水性体系中的溶剂、助剂对反应的影响)。
例:某品牌 E-44 水性分散体推荐与水性 T31 固化剂按 100:25-30 配比,直接以此为起点测试。
步骤 2:通过小样测试验证配比合理性
按不同比例(在推荐范围 ±5% 内调整)制备小样,测试核心性能:
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合格标准(示例)
固化完全性 25℃固化 7 天后,用丙酮擦拭漆膜表面 30 秒 无发黏、无溶解痕迹
力学性能 测漆膜硬度(铅笔硬度计)、附着力(划格法) 硬度≥2H,附着力≤1 级
适用期 混合后观察体系状态,记录从混合到开始增稠 / 分层的时间 适用期≥2 小时(满足施工需求)
耐水性 漆膜浸泡蒸馏水 24 小时 无起泡、无脱落、无明显变色
若某配比下固化不完全(发黏),说明固化剂不足,需提高比例;
若漆膜过脆(弯曲测试开裂),说明固化剂过多,需降低比例。
步骤 3:根据工况调整配比
施工温度:
低温环境(<15℃):固化反应变慢,可适当提高固化剂用量(如推荐比例上限 + 5%),或添加 0.5%-2% 水性促进剂(如 DMP-30 水性型);
高温环境(>30℃):反应加快,需降低固化剂用量(如推荐比例下限 - 5%),避免漆膜发脆。
基材特性:
多孔基材(如混凝土、木材):固化剂可能被基材吸收,需提高用量(+5%);
光滑金属基材:可按推荐比例,避免过量导致附着力下降。
性能需求:
追求高耐腐蚀性(如工业防腐):固化剂稍过量(推荐比例 + 3%),确保交联充分;
追求柔韧性(如木器涂装):固化剂稍不足(推荐比例 - 3%),保留少量未反应环氧基提升弹性。
三、注意事项
混合均匀性:水性体系易因配比偏差导致破乳,需先将环氧树脂搅拌均匀,再缓慢加入固化剂,高速搅拌 2-3 分钟(转速 300-500r/min)。
批次一致性:不同批次产品的环氧当量 / 活泼氢当量可能有微小差异,每批新料需重新测试小样。
记录与迭代:记录每次配比及对应性能,形成适合自身工况的 “最优配比数据库”(如某车间在 20℃下,E-51 水性环氧 + 650 水性聚酰胺以 100:32 配比效果最佳)。
通过 “理论计算→供应商参考→小样测试→工况调整” 四步,可精准确定实际操作中的配比,确保漆膜性能与施工效率平衡。

首页

首页

关于我们

公司简介

产品中心

产品中心

头条动态

头条动态

社交名片

社交名片